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微生物共培养已成为化学品生物合成的新方法。应用微生物共培养技术不仅可以减轻代谢负担,实现复杂化合物的合成,还可以充分发挥不同物种的优势和能力,利用低劣生物质以提高目标产品经济性。
近日,北京化工大学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Design of stable and self-regulated microbial consortia for chemical synthe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在大肠杆菌同源共培养体系中,通过多代谢物交叉喂养,选择能量代谢和氨基酸合成代谢两种关键细胞功能进行调控,在菌株之间建立密切的多代谢物互惠关系,成功构建了稳定性优良、目标化合物产量稳定的共培养体系。在共培养体系中引入代谢物响应型生物传感器可提高共培养系统可调性,实现菌群比例的自主调节,并进一步提高目标化合物的产量。此外,将上述研究策略应用于三菌种共培养体系中,实现了结构更为复杂的化合物的从头合成。
综上,本研究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建立了稳定自调控的微生物共培养体系,探索了细胞群体间物质交流的规律,为研究天然微生物菌群复杂的物质和信息交流提供了人工模型,同时为复杂化学品的高效合成及工业放大提供了技术平台。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29215-6
注:此研究成果摘自《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仅供参考。
Page 2
传统移液管清洗方式:
先用自来水淋洗后,用铬酸洗涤液浸泡,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用右手拿移液管上端合适位置,食指靠近管上口,中指和无名指张开握住移液管外侧,拇指在中指和无名指中间位置握在移液管内侧,小指自然放松;
(2)左手拿洗耳球,尖口向下,排出球内空气,将吸耳球尖口插入或紧接在移液管上口,注意不能漏气。慢慢松开左手手指,将洗涤液慢慢吸入管内,直至刻度线以上部分,移开吸耳球,迅速用右手食指堵住移液管上口,等待片刻后,将洗涤液放回原瓶;
(3)用自来水冲洗移液管内、外壁之间不挂水珠,再用蒸馏水洗涤3次,控干水备用;
按污染程度清洗方式:
(1)蒸馏水直接清洗:将玻璃移液管直接放入蒸馏水中清洗或者冲洗,只能洗一般灰尘。
(2)洗涤剂清洗:碱性溶液对玻璃有较强的腐蚀作用,只能用中性洗涤剂清洗,将玻璃移液管用含有洗涤剂的水清洗或刷洗,然后再用蒸馏水冲洗,适用于一般油污清洗。
(3)铬酸洗液:使用铬酸洗液或者特殊洗液浸泡后再用蒸馏水冲洗,用于顽固污渍清洗。
Page 3
1,加热器具禁止和台面接触。酒精灯的火焰会损坏实验台台面,所以应放在脚架上使用。
2,实验台台面擦拭不能使用含碱和磨料的清洁剂,最好用温水擦拭,也可以使用内酮或性质温和的清洁剂擦拭实验台
3,应避免台面的日常磕碰,切忌用尖锐锋利的硬物刻划
4.严禁在实验台水池内洗涤拖把,严禁将实验废弃的固体物直接倒入水池内。
5.在实验台上使用电器时,要注意电器的功率,同时要限制使用电器的数量,插座尽量使用10A或16A的。
6.实验结束,要立即清理实验台上残余的化学试剂,不要让酸碱腐蚀液体在台面上停留超过4个小时。
7.桌上通风柜、通风橱中的换气扇等用电产品,应在实验结束后切断电源,防止因过度使用而造成损耗。
8.同时要注意实验台的长期暴露,切忌长时间放置在温度超过135℃的环境下,应该尽量使用一些遮光装置,以防止实验台因长期暴露而损坏。
最后在实验完毕后,应擦拭完实验台面上的水污,在水槽内所有的积水排放完;实验人员离开实验室时,应关闭一切水源开关。
Page 4
1.取适量经过滤后的水样作为样品(使含磷量不大于30ug)于比色管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2.向比色管内加5mL钼酸铵溶液,轻轻摇晃均匀,然后加入0.25mL氯化亚锡甘油溶液,充分混匀。
3.室温放置15min后,用20mm比色皿于700nm波长处,以去离子水为参比,测量其吸光度,用测得的吸光度减去空白试验的吸光度。